喜迎二十大 优秀剧目剧评推介 | 火红的玫瑰开放在历史的天空上——话剧《今夜星辰》
2023-03-14 15:12:12
话剧《今夜星辰》刊发于《剧本》2021.2
为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剧本》月刊特别策划推出“喜迎二十大 优秀剧目剧评”专题,所推荐剧目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力,本期为大家推出了我院话剧《今夜星辰》的剧评文章——《火红的玫瑰开放在历史的天空上》作者欧阳逸冰。
01:53
是的,真有玫瑰开放在天空上,只要你仰望——
那是在话剧舞台上,男女主人公从讲堂到玫瑰园,从仰慕到爱慕,跨越了类似物理学的声障,绽放了像玫瑰一样的爱情。
男女主人公没有孤芳自赏,而是投身到了澎湃的时代大潮,经历了种种风浪的砥砺,创造了伟力与忠诚的英雄奇迹,而最终把自己化作了星空中的玫瑰——郭永怀星,以及陪伴他的李佩星(紫金山天文台命名的两颗新发现的小行星)。 他们就是话剧《今夜星辰》(唐栋编剧,傅勇凡导演)的两位主人公。
一、 主线抉择:物质,还是情感
主人公郭永怀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地英雄,也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英雄,他是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突破航空飞行中声障难题的科学英雄,是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的元勋之一。那么,在话剧的舞台上如何表现这位英雄呢?
大凡写科学研究、技术制造、劳动生产题材的戏剧都面临严峻的抉择:戏剧实写的主线是物质的发现、发明或生产的过程,还是人物命运、情感、内心世界发展变化的过程?倘若含混,必入歧途。《今夜星辰》的回答是明确的,是后者,而不能是前者,前者只能虚写或略写(譬如,剧中涉及到的突破航空中的声障难题、把握导弹运载氢弹的绝密技术……)。因为戏剧作为艺术,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观众要看的就是人物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今夜星辰》的主人公是鲜活的、感人的——男女主人公带着刚刚出生的女儿,随学长钱学森之后,跨洋投奔新中国。“激情……产生于在相同的每一天去创造不同的生活”,主人公就是抱着这样单纯而美好的信条去开创爱情与事业。接下来的时代潮流不断地激荡着这位科学家益发昂扬的爱国热情与坚强的意志:他为培养新中国自己的科学家而不惜直言相争,哪怕得罪人;他为珍惜超负荷工作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失信于亲爱的女儿,甚至被女儿骂做“猪八戒”;他为保守科研秘密,不得不忍受亲爱的妻子对自己深深的误解,以至于惹得妻子剪掉合影相片;他为导弹载弹试验远赴大西北,而对同时离家远行的知青女儿和含冤的妻子,则只能微笑着,把挂念的泪水洒在心头……这样,全剧追求的不是事件完整与否,更不是物质发明或生产的过程,而是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戏剧性变化——时而心潮汹涌,时而心田馨香,时而心火炽烈,时而心头郁郁,时而心境美若日月同光……
二、双线编织,三方相映
话剧《今夜星辰》以平实的结构,用今(女儿郭芹生病后)昔(郭永怀的生前与身后)两条线索的编织与变幻,用第三方(郭芹)最后一段生命历程做镜子,无论是当知青、干小饭馆服务员,还是作为绝症患者,在她的挣扎与奋斗中,总能映照出男女主人公巨大的人格魅力与强大的生命感召力,描述了出两位主人公心灵的秘史,形成了感人肺腑的三重奏。这三重奏引出了玫瑰夫妻的变奏曲,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理解与思念、前行与回忆交替推进,浪漫而又深沉,感伤而又感人。当然,它还引出了最感人的郭永怀英雄交响曲——当妻子为原子弹爆炸成功而饮下半壶酒的时候;当含冤的妻子和知青女儿在各自从事艰苦劳动的场所,仰望冲入九霄云外的载有核弹头的导弹的时候(当然是想象),她们尽情地欢笑起来,那是她们至爱的亲人(和同事们)创造的成功……历经这两次高潮的推动,英雄交响曲最壮烈的乐章国殇出现了——在深夜星空,在意外事故的烈火中,主人公向自己深爱的祖国献出了最后的忠诚,和警卫员小牟一起用身体保住了装在公文包里的我国第一颗导弹运载氢弹的绝密技术资料……“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感天地而泣鬼神!
三、舞台呈现的苦心孤诣
且不说那玫瑰园上空的三道玫瑰彩虹,那真是浪漫上了天;且不说那公文包的四次出现,每一次的渲染都示意这里装满了两位主人公爱情的芳香,装满了他们对祖国的全部忠诚;也不说导演有意在庆祝原子弹爆炸时,安排主人公教警卫员小牟跳舞,两人搂得太紧,预示着他们将为祖国,同心同德地化为一身;也不说那亲人别离的月台上,在左右对称的两束追光下,纷纷扬扬的雪花中,郭芹含泪演奏手风琴,晶晶专心跳上一段芭蕾,献给英雄的父亲(郭永怀教授),献给伟大的母亲(李佩教授),如此诗意的画面,蕴含着深意:理想使痛苦光辉的……
单说郭永怀的扮演者,他精准地表达了一个执着的科学家的单纯和睿智,他把主人公对恋人热情的追求、对学长由衷的钦敬、对女儿钟爱的尴尬、对守候自己的妻子无奈的愧疚、对学生悉心的关爱、对是非的鲜明判断,统统融合在一个帅气、单纯、聪慧男人的躯体里。而他每每说到会心处,都会有一个习惯动作——譬如,当钱学森嘱咐他,小心,免得FBI找麻烦。他回答说,走之前会烧掉所有手稿,不留一张纸片。然后他顽皮地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都在这儿!”这时,他头部略略低下,嘴唇紧闭,下巴微微前倾的……那眼神,简直就是等待亲人的夸赞,也是在得意地显示——活灵活现了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儿,一个忠诚的儿子,一个纯粹的人。而李佩在理解了丈夫和钱学森等一众科学家为新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她痛饮半壶白酒的台词令人震惊:“老郭,你去吧!你去十年,我等你到白头;你去二十年,我等你到变老;你去三十年,我等你……一辈子……”此语一出,观众顿悟——拥有这样的妻子和母亲的民族怎么能不伟大!
真的,玫瑰就开放在天空上,只要你仰望……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编剧)
安徽省话剧院简介
安徽省话剧院其前身是1953年3月23日成立的安徽省话剧团,2007年7月18日安徽省话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话剧院,是解放后成立较早的一批话剧专业表演艺术团体。剧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享有社会声誉、有才华的编剧、导演、演员和舞台美术专业人员。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话剧工作者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话剧在安徽这块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开花、结果。
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型话剧、小剧场话剧和儿童剧的剧目生产、创排和演出,创作和移植演出话剧九十多台,大中小型儿童剧一百多个。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开辟了“双休日儿童剧场”,采取“固定场地、固定时间、定期更换剧目”的演出方式推向市场,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中《老巴克与小巴克》《山里的泥鳅》《革命的种子》《万世根本》《魂系小岗》《徽商传奇》《板车女孩》《淮河新娘》《天堂里的老师》《谁动了我的骨头》《今夜星辰》《我的父亲李夏》等曾多次在全国及安徽省戏剧调演中获得多种奖项,多部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滚动资助项目等荣誉。
尤其是2020年创排的话剧《今夜星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全国仅有15部优秀剧目入选,并赴京参加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荣获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科奖艺术类一等奖。
安徽省话剧院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将一如既往地遵循戏剧的创作规律,出人才、出效益、出精品。本着服务人民,开拓创新的理念,必将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新的贡献。
(图文来自:剧本编辑部)